泉州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美食

来源: 互联网

北宋诗人黄庭坚的《过土山寨诗》有云:“南风日日纵蒿撑,时喜北风将我行。汤饼一杯银线乱,蒌蒿数筋玉簪横。”诗里的“银线”说的就是面线。面线是闽南的特产,闽南人会用面线做出美味的面线糊。而面线糊*盛行的地方莫过于泉州,泉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,文化底蕴深厚。

在泉州要问哪家的面线糊*好吃,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肯定泉州是名声*响、规模*大、历史*悠久的“水门国仔面线糊”。

泉州水门巷是古代泉州城七门之一,传说,乾隆下江南时,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,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。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,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,洗干净后下锅熬出一碗汤,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,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。乾隆吃后,感觉味道非常鲜美,马上问这“龙须珍珠粥”是用什么做的?这秀才妻子真是巧,立即大胆回答,这是****,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。皇上大大赏赐这个巧媳妇,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。

“水门国仔面线糊”制作技艺创始人谢培生于清咸丰年间,泉州城东玉井村人,早年以种地为生,后来跟师傅学做面线糊这一手艺,从此走上卖面线糊的生涯。手艺传到现任***谢锡国手上,已经历了四代,

传承了一百多年。谢锡国从小便受父亲谢冬梅的影响,喜欢制作面线糊,从小耳濡目染之下,21岁的谢锡国在70年代末便带着未婚妻骑着三轮车,开始在百源路一号店门口摆摊。谢锡国的面线糊烹煮,在同行业中**使用以海鲜熬制高汤的技艺,面线糊的勾芡也有自己的技艺特征,面线糊搁多长时间,均能保持粘稠,深受顾客欢迎。

投稿作者:蒋皮皮123
首页 地方特色 文章详情

相关推荐

关于我们 | 极速版 | 电脑版 | 客户端

电话:023-62873158

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