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妍和阿角都是陕西人,却相识于荷兰鹿特丹举办的一次电子艺术节。那时候,刘妍在荷兰做艺术管理,阿角是一名有IT技术背景的策展人,从此,这两个老乡一直保持着联系。2008年,刘妍回国,定居上海,邀请阿角联合经营“三术沙龙”——艺术、技术、学术,以不同专业背景的创意人士和大学生为对象,鼓励跨界交流。
陈叙和刘妍的交集则是在一次于北京举办的创意产业联盟的**上。在英国时,陈叙学的是创意产业,毕业后曾经跟随《创意经济》的作者约翰·霍金斯一起工作,一直对国内的创意生态非常关注。**上,两个女人一见如故,更巧的是,她们居然住在上海的同一个小区。
“联合办公室的点子可以算是在我家客厅和她家书房产生的。”陈叙说,认识刘妍后,她们先是通过网络交流。刘妍会谈及“三术沙龙”的困境,因为没有固定的场地,每次活动都像打游击,有时刚刚交*预定了一个画廊,**交流团队的来华时间又变了。而陈叙会说,她很想经营一家本土的创意产业空间,正在寻找合适的项目。后来,她们嫌打字太麻烦,干脆面对面聊,“要么我去她家,要么她来我家,反正只隔着一条路。”
聊着聊着,便聊到了在美国迅速蔓延的一种新型的工作方式——co-working(联合办公),表面上,是一群自由职业者不愿忍受长期的孤*的工作状态,共同分享亦分担一个办公空间,本质上,却强调共处于这个空间的人相处交流合作,形成一个志同道合且从中能够产生新价值的实体社区。较早成立并发展良好的例子有位于旧金山的Citizen Space,费城的Indyhall和纽约的New Work City。